先不管他們出品的酒質如何,這幾位是不差錢的主,酒莊交給專業(yè)團隊打理,自己該干嘛干嘛去。甭指望這些金主們會像樂樺女莊主那樣,化身偏執(zhí)狂,跟葡萄藤陪睡陪吃陪聊天。經營酒莊,對門外漢來說,與浪漫的情懷無關,僅僅是一門生意。而在這門生意中,投資法澳兩國酒莊的國人最多,也包括新西蘭、智利、意大利等。
在國人仍對葡萄酒感到陌生的當下,很多中產階級對葡萄酒的渴望,已經超越了產品本身,以房地產投資的思維,攻進了法國傳統的酒莊行業(yè)。在去年波爾多成交價最高的5家葡萄園中,有3家被中國買家收購。目前而言,中國莊主(包括大陸和香港投資者)名下約有160家波爾多酒莊,但傳聞四分之一的酒莊已經悄然重返市場。
許多中國買家花大價錢買下來的酒莊,所處的產區(qū)都很一般,就算在年景最好的時候,漲價幅度也微乎其微,投資升值的空間有限。文化與專業(yè),是葡萄酒的魅力,也是壁壘酒莊不像其它的投資品,變現能力比較差。從種植、采收、釀造、陳放、到人員管理,哪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現漏洞,都會影響重大。
若不具備一定的專業(yè)知識,購買酒莊后將很難支撐下去。購買酒莊,看似已經觸及到了葡萄酒的頂級生態(tài)系統,但其文化的特殊性,注定了這是一場漫長的戰(zhàn)役。葡萄酒品牌眾多,形象難以突圍。加上它是體驗型產品,同一款酒,不同的人喝起來感覺都不一樣的。特別是在全球都種植釀造葡萄酒的現狀中,消費者“花心”更替產品也是必然的。
運營酒莊,每年都會有一個持續(xù)的投入。包括人工成本,器械、葡萄苗、新舊橡木桶的更替、酒窖設備、推廣等等。這些投入都是很大的。所以有心投資的朋友,要考慮到你的報表及回報性。還有無形中的精神成本,當你把愛好變成生意來做,是從天上回到地上的過程。
期間,理想的幻滅、執(zhí)拗的追尋、現實的迷茫、資金的壓力,都有可能讓你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,再沒有當葡萄酒愛好者時的恣意和灑脫。在最初運營的幾年間,想把酒莊的投資完全收回來是很難的。
一家白酒大哥級公司做海外投資,前幾年的報表都非常的難看,一個五十公頃的葡萄園,養(yǎng)了25個人,歐洲人工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,法國人的人均工資大概在2400到2500歐元左右。 如果按利潤率來算,在波爾多地區(qū)投資的酒莊正常的年回報大概在3%左右,能做到5%以上已經是非常不錯的。購買酒莊之后,你幾乎會用投資金額的30%來維護和運營,有的酒莊維護費用會更高。
那么,如果挑選了設備比較先進的酒莊,減少了維護運營的費用,出產葡萄酒之后拿出來銷售,是不是就皆大歡喜呢?如果投資者有直接的銷售渠道,那這項投資的回報就會稍微有所保障。有些朋友可能認為,反正是自產自銷,只要把利潤加上去,那么回報理應會高一些。
但那是你的酒在市場暢銷的情況下。如果賣不動貨,只能一年年的積壓庫存,最后打折發(fā)售。而且,購買酒莊的資金量是遠遠大于直接進口酒的成本的。在波爾多,一個非常普通的酒莊,成交金額也是在300萬歐元以上,而作為進口商,30萬歐元就可以買很多貨了,且品類各樣。而投資者花300萬歐元買一個酒莊,它出產的酒也只有那么幾款,依靠以往的人脈渠道,也未必能消耗得了每年固定的產量。(酒一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