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瀘酒老窖”誤導消費者
涉嫌侵權名酒18種
1月4日,達州市警方聯(lián)合工商部門在大竹縣某工業(yè)園區(qū)內查獲涉嫌商標侵權的貴州茅臺、瀘(“瀘”的繁體字)酒老窖等18種勾兌白酒,共計10000余件產品。該工廠生產的“瀘酒老窖”利用其產品設計包裝、品名、讀音與“瀘州老窖”類似的特征誤導消費者,讓其誤認為購買的正是瀘州和貴州造的名酒。
涉嫌侵權名酒共18種
據(jù)瀘州老窖負責打假的工作人員介紹,從2013年6月起,他便了解到位于大竹縣的白酒勾兌作坊,并跟蹤至大竹縣的生產車間,發(fā)現(xiàn)其通宵作業(yè)生產著多種“盜版”白酒后,便向當?shù)毓ど毯途綀缶?/font>
在白酒生產現(xiàn)場,貼上設計好商標的酒瓶,堆滿車間每處角落的包裝紙盒,以及用以勾兌白酒的研制車間等設施一應俱全。在已停止生產的車間里,已打包完畢的白酒堆積如山。其主要仿冒品牌有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兩品牌系列白酒,有茅臺鎮(zhèn)金樽、天下福滿、瀘酒老窖、老窖特曲等,共18種名酒10000多件。其中,瀘酒老窖酒與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“瀘州老窖”,在外包裝、字體、讀音、顏色、商標的形狀上很近似。這種制作仿冒侵犯了注冊商標的使用權。
勾兌白酒低價銷農村
據(jù)警方初步調查,這個工廠是一家獨資企業(yè),擁有完備的生產經營許可手續(xù),且該手續(xù)已于去年12月到期。工廠還與瀘州等地的某些酒廠簽訂了“瀘酒老窖”等白酒委托加工合同。
“這種以打擦邊球形式,誤導消費者,讓消費者誤認為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瀘州老窖。”據(jù)瀘州老窖酒業(yè)公司一名打假工作人員說,“這是名副其實的盜版酒。”
據(jù)了解,該工廠生產出來的白酒均為低端酒,以低廉的價格銷往農村市場。目前,該工廠生產出的白酒數(shù)量、規(guī)模以及涉案金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。(四川在線-華西都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