篤守品質定力,精益求精“質”高無上
孫明波表示,要解決供需錯配這對矛盾,必須從供給方找原因,對癥下藥,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(yè)、每個企業(yè)心目中,牢固樹立“質量第一”的強烈意識,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
在孫明波看來,“但凡發(fā)展勢頭良好的老字號,一定是把質量放在第一位,這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必須傳承下去。”
以青島啤酒為例,百余年來,青島啤酒視質量為生命。儲存啤酒花的恒溫冷庫到生產車間的距離,釀酒師每一步的時間都需要精確到分;每一滴釀造水都要經過7級處理、50多項指標檢驗;清洗一只啤酒瓶需要30分鐘;花比別人高幾倍的價格,使用吸氧材質啤酒瓶蓋內墊,僅僅是為了消費者喝到更新鮮的啤酒;輸酒管道用水洗凈后,還要再用1噸多的啤酒沖掉殘留的水分等。制度保障、言傳身教,耳濡目染,工匠精神在114年的青啤,似最為穩(wěn)定的遺傳基因,代代薪火相傳。
引領品質消費,“創(chuàng)新轉型”激活新消費潛力
他進一步解釋,品牌要“與時俱進”,特別是老字號品牌,就要通過推動“供給端”顛覆式創(chuàng)新,引領商業(yè)模式變革,擁抱“消費者主權時代”。
比如“啤酒口味”的挖掘,孫明波認為,“消費者對自己喜歡的啤酒口味,是難以描述的,需要供給端去引領和挖掘。”就如青島啤酒皮爾森誕生,從挖掘新口味,到派出年輕釀酒師赴德國專業(yè)深造,再到收集了歐洲上百種皮爾森樣品品嘗,將口感轉化為工藝類指標,對其中的上千種風味物質進行檢測,進行了無數次小試驗,不斷調整工藝和配方,進行消費者調研問卷……最終這款貼著地皮研發(fā)出的國產皮爾森,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。
孫明波說:“企業(yè)要通過不斷的創(chuàng)新,挖掘新消費潛力,引領品質消費,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,引領消費升級,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。”
提升國貨自信,“力拓”中國品牌全球朋友圈
質量是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體現,而品牌競爭已成為國際經濟競爭的焦點。在中國“質量戰(zhàn)略”的積極助推下,中國也涌現出了包括青島啤酒在內的一批國際化品牌,成為高品質中國制造的代言者。
比如在開拓非洲市場利比里亞過程中,青島啤酒的海外市場團隊,僅商務溝通就用了10個多月。孫明波說:“雖然在歐美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,但拉美、非洲等市場卻不盡然,大家印象中的‘中國制造’仍然是質優(yōu)價廉,而我們就是要用高品質把青島啤酒的品牌立住。”最終,青島啤酒成為當地第二大啤酒品牌。
孫明波表示,海外市場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還得靠高品質。特別是樹立老字號品牌的全球影響力,能帶來更高的品牌附加值和品牌溢價。“老字號品牌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、精湛技藝和服務理念,承載著中華民族工匠精神和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所以產品是載體,文化是根基。力推老字號品牌走出去,是提升中國品牌和文化全球影響力的重要途徑。”
“未來,隨著中國品質的不斷提升,中國制造將更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,以工匠精神打造國貨精品,提升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。”孫明波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