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5年春,乍暖還寒。地方國營寶豐酒廠處在危急關頭。由于自然災害,糧食短缺,生產(chǎn)寶豐酒的原料中斷。酒廠職工選用茅草根、葛豆根、紅薯母、棉棗、雞頭根等代用品繼續(xù)生產(chǎn)白酒,但釀出的酒質量很差。
在這種困難的狀況下,廠里讓一部分職工到鄭州搞建筑,這樣做就有可能使寶豐酒的釀造工藝中斷。當時的廠長王金鼎和幾名釀造老藝人苦思冥想,反復商量,終于想出一條妙計:“把咱們的寶豐酒寄給毛主席,讓他老人家品嘗鑒別下,今后寶豐酒廠怎么辦,讓他老人家定奪吧!”廠長找來了廠里的“秀才”,用小楷毛筆、宣紙,代表全廠職工給毛主席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信。幾名老工人把兩個裝火柴的舊木箱整理得結實干凈,65度寶豐酒裝了120個玻璃瓶,干凈整齊地貼上標簽。王金鼎在舊木箱子上貼上了蓋有縣公安局、稅務局、衛(wèi)生局、地方國營寶豐酒廠公章的封條,通過郵局寄往北京,寄往毛主席的辦公室。廠長和全廠職工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消息。
毛主席在日理萬機中閱讀了寶豐酒廠寄來的信、品嘗了寶豐酒,對寶豐酒給予了高度贊揚,并指示中央第二辦公廳迅速解決寶豐酒廠釀酒用糧問題。信封里面裝了一封熱情洋溢的回信,一張批準給寶豐酒廠調拔糧食的批準書,還有一張4萬多元的匯款單(1955年幣),為預付的購酒款。
王廠長激動地給全廠職工宣讀了來信和批準書。全廠職工熱血沸騰,激動的淚水掛滿了每個人的笑臉。接著,調撥的糧食很快運進工廠,寶豐酒廠再次紅紅火火地開工了。省輕工業(yè)廳也派來了技術人員,幫助提高質量,發(fā)展生產(chǎn)。
在毛主席的關懷下,在寶豐酒廠全體工人的辛勤工作下,寶豐酒的產(chǎn)量、質量不斷提高。1956年3月,寶豐酒在全國酒水評選中獲得“河南名酒”稱號,這是當時河南省白酒業(yè)獲得的最高榮譽。這次獲獎,既是對寶豐酒的肯定,也為寶豐酒的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