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請客人以主人右為尊
從古到今,酒,既是宴請賓朋、親友歡聚時的必備之物,也是道德、禮儀、情意的載體。
如果你不信?想想我們平時在酒桌上的座次安排,就是這個觀點的最好例證。許多宴請場合的酒桌上,什么人坐在什么位置很有講究,如果弄錯了,不但會鬧笑話,甚至?xí)屓藬∨d而歸。
如果是家庭聚會,座次安排一般是按照輩分高低、年齡大小來排序。
如果是朋友相聚,座次安排就比較隨意了,一般是誰請客,誰坐在面向門口的位置,也叫“做東”或“莊主”,有時,“莊主”也可能把此位置讓給職位較高或德高望重者。
但如果是宴請客人的話,酒桌上的講究就多了,通常6人、8人、12人、16人等為一桌,忌諱單數(shù)。請客的主人即主陪,通常坐在面向房間主門,或者背對墻壁等能縱觀全局的位置。不過,如果被請的主客德高望重或者地位尊貴,往往將其推上主位。請客的第二主人即副陪,往往與主人相對而坐,即靠近門口或者面對墻壁的地方。副陪既是具體負責招待工作的,也是比較能喝酒的。
按照“右為上、中為上”的原則,主陪的右側(cè)為第一賓客,左側(cè)為第二賓客,第二主人左右兩側(cè)也是這樣,分別安排第三、第四賓客。這樣的座次安排,方便主客與賓客說話、敬酒、夾菜等,而其他席位則按照“近高遠低、右高左低、主左賓右”的原則,確定每個人的座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