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史前釀酒的技術(shù)能力,目前我們只能推測而無法判斷,但釀酒設備則可以通過實物來考證。為此,判定中國釀酒起源年限,只能先從史前器具方面著手。
以前的研究者多從陶制飲用器上來臆測釀酒起源,考古及文物學界也常將出土的一些陶制器皿定名為酒器。然而陶制飲用器皿的出現(xiàn)也不能夠證實釀酒已經(jīng)產(chǎn)生。我國最早的陶器見諸于中原地區(qū),距今已有9700—10500年。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本站)
自陶器發(fā)明之后,人們大多將其用作炊煮器具和飲食器具。陶制的盛器和飲器既能盛水和飲水,也能用于盛、飲酒或其它液體,比如谷漿、果漿、獸乳等。早期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尊、罍、盉、斝,很多學者認為是酒器,其實不然,這些酒器或許用于盛飲其它飲料,或許更有其它用途。
比如說,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晚期大墓出土的陶斝,其內(nèi)盛有豬頭,并與陶灶同列擺放,似為烹食用具,這足以使那些認為“斝”是酒器的人無法解釋。再比如說陶尊,很多人認定是酒器,但有的學者已考定商代的陶制大口尊是一種量器,用以盛放并計算谷物,如果此說成立,那么更早時候的陶尊或許也有此類用途。據(jù)此可言,單憑一件器物,還不足以確證其屬于酒器,更不足以說明釀酒出現(xiàn)。
要想準確判斷中國釀酒起源年代,必須尋找到成套組合的釀酒器具??上驳氖?,1979年,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“墓17”中出土了一組成套的釀酒器具,計有大口尊、瀝酒漏缸、接酒盆、盛酒甕等實物,這是我國史前考古中首次發(fā)現(xiàn)的成套釀酒用具。
古代釀酒一般在缸形器內(nèi)發(fā)酵,這種缸形器或叫大口尊。“墓17”出土的大口尊系真砂粗質(zhì)陶,通高50厘米,口徑43厘米,胎壁厚重。該器腹下部與腹上部顏色明顯不同,上腹部色深黑,下腹部灰中泛白,似乎與穴埋有關。
古人釀酒常將缸形器全埋或半埋于穴中,目的在于保持發(fā)酵期間的恒溫狀態(tài)。這件大口尊出土時內(nèi)壁有水銹樣沉淀物,還沒有人拿去鑒定是否屬于酒液殘渣,但就直觀效果來看,這件大口尊盛過液體,并有沉淀物。于此推測這件大口尊用于發(fā)酵釀酒,當可成立。
“墓17”發(fā)現(xiàn)的成套器具,其關鍵在于那件瀝酒漏缸。漏缸系夾粗砂褐陶質(zhì),通高42厘米,口徑57厘米,直壁,平底,底部徑51厘米。讓人興奮的是,缸的底部中間有大圓形鏤孔一個,孔徑10厘米,因而命名此缸為“漏缸”。古人釀酒,采用過各種各樣的濾酒方法,以便讓醞釀后的酒液與糟體分離,其中滲漏法的使用年限最為久遠。
“墓17”的這件瀝酒漏缸就是一種濾酒器具。在使用時,濾酒者會在缸內(nèi)放上一層過濾網(wǎng)(或用竹篾編成),然后把大口尊里的發(fā)酵液體倒入漏缸,讓其滲漏,這樣,酒液濾入接酒盆內(nèi),酒糟依然保留在漏缸內(nèi)。
在“墓17”中,與大口尊、瀝酒漏缸同時放置的還有盆和甕,這自然就是接酒盆和盛酒甕了。如此四組一套,正好反映了中國谷物釀酒的工藝流程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大口尊上刻有一副圖案。圖案刻畫的是瀝酒缸與接酒盆,兩側(cè)為禾葉摹畫,這更加證實了莒縣大陵河“墓17”中出土的成套器具為釀酒器具。這充分表明,4800年前的莒縣先民已經(jīng)學會了釀酒,并對釀酒有了藝術(shù)思維。
據(jù)上可說,中國釀酒有證據(jù)的起源年代應為大汶口文化時期。莒縣大陵河墓址出土的實物證實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谷物釀酒已經(jīng)十分成熟??赡茉谶@之前,釀酒已經(jīng)慢慢出現(xiàn),但也不可能無限延伸。除非我們發(fā)現(xiàn)時代更早的成套釀酒器具,否則就不能人為地把中國釀酒起源年限再向史前推移。(大家酒評 王賽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