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視白酒業(yè)現(xiàn)狀
資本方出讓股權經銷商收縮門店
白酒行業(yè)持續(xù)低迷,資本對行業(yè)的耐心不斷減弱。近日,西鳳酒第七大股東光大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(下稱“光大金控”)再次掛牌,以1.32億元叫賣手中的股權,目前同時被掛牌“甩賣”的還有中糧發(fā)展有限公司(下稱“中糧”)旗下龍虎尊酒業(yè)(安徽)有限公司超過五成的股權。
記者注意到,上述兩家掛牌受讓方均為第二次掛牌出售。在“無人問津”的背后,其實是資本市場對行業(yè)的看淡。九度營銷顧問總經理馬斐對記者表示,資本都是追求回報的,而一般以上述方式介入行業(yè)的都是行外人,現(xiàn)在整體行業(yè)沒有此前樂觀,出現(xiàn)“無人問津”的情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。
資本方對行業(yè)的興趣不及往日,下游的經銷商也有收縮、撤離的跡象,五糧液大商銀基集團近日發(fā)出的2014年財報顯示其仍深陷虧損泥沼,并在年內關停了超過八成的形象店,水井坊4個地區(qū)的總代理也選擇了撤出。
資本撤退
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近日的公告,本次掛牌出讓的西鳳酒股份合共1000萬股,占比2.5%,掛牌價格合計1.32億元,受讓股權方為光大金控,根據西鳳酒的股權結構,該公司為第七大股東,出售旗下所有股權。同時“光大系”還有光大金控(天津)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有限公司潛伏其中,持股比例2.9%,位列第六大股東。
其實,該項目已經掛牌一段時間,在2013年12月24日進行了第一次掛牌,截至2014年6月11日掛牌期滿,經轉讓方申請重新掛牌。負責該項目的經紀方向記者表示,之所以重新掛牌是因為之前沒有找到受讓方。公告顯示,2012年度西鳳酒的收入為33.58億元,凈利潤3.34億元。
除了西鳳酒外,目前在掛牌出售的還有中糧旗下的龍虎尊酒業(yè)(安徽)有限公司50.98%的股權,價格為3302.93萬元。掛牌方正是大股東中糧,資料顯示,該企業(yè)共有兩個股東,第二大股東為北京泰岳貿易有限責任公司。截至2013年度,該公司的收入為2.62億元,凈利潤僅236.22萬元,之前主要生產龍虎尊、徽商、焦陂三大系列的白酒。記者了解到,該公司也是從去年底開始在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。
馬斐對記者表示,西鳳酒的股東受讓股權應該與其上市延緩有關。“因為此前業(yè)內曾傳過西鳳要在去年登陸資本市場,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實現(xiàn),投資商也是看項目,它們的耐心不足,對行業(yè)的信心也不足夠,導致它們想退出。”
除了上述兩家酒企外,去年底,中國老八大名酒董酒的股權也曾經被資本“甩賣”,當時第二大股東拋售董酒22.22%的股權,曾一度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。董酒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,至今還沒有收到該股東要變更股權的通知。“按道理,股權轉讓成功該股東會知會公司進行工商變更登記,但據我所知目前沒有。”
此外,沱牌舍得(的大股東也在去年中期減持該公司股權,將持股比例降至30%以下。而曾經高調收購河北乾隆醉、安徽文王、山東孔府家、湖南武陵等企業(yè)的資本型企業(yè)豐聯(lián)集團今年初也進行了人員精簡。
其實,資本對酒業(yè)的態(tài)度從基金持股的比例變化也可看出端倪。統(tǒng)計顯示,在2011年,白酒上市公司受到基金的青睞,持股累計比例達241.97%。到了今年一季度,這個數(shù)字下降到37.77%。其中,古井貢酒和洋河股份的基金累計持股比例分別從17.05%和18.45%降至不足1%,貴州茅臺的基金累計持股從16.89%降至5.2%。
門店收縮
資本層面對行業(yè)信心減弱,下游一直承受重壓的經銷商也仍未脫困,在2013財年巨虧11.33億港元之后,五糧液、國窖1573等品牌的大經銷商銀基集團近日發(fā)布的2014財年顯示,虧損額達7.88億港元,營銷僅4.89億港元。
值得關注的是,銀基集團的門店及經銷商隊伍也在收縮。根據該公司2014年財報,目前該公司開設的形象店“品匯壹號”只剩下5家,上一財年,這個數(shù)字為28家。銀基集團稱,因“要集中資源于‘品匯壹號’電子商務業(yè)務及微信店等新興業(yè)務”。此外,經銷商的數(shù)字也從424家減少至385家。在縮減門店之余,銀基集團在財報中透露,與一名經銷商因回購白酒的問題引發(fā)了一宗訴訟,涉及2010萬元的購貨代價和相關賠償,這也是由于行業(yè)下滑之后,該集團向部分經銷商回購產品時產生的。
其實除了銀基以外,浙江久加久連鎖也做出了調整,在2013年下半年,該公司收縮了店面數(shù)量,關停了嚴重虧損店,把部分問題店通過合作的方式轉讓給店長或新合作者。而水井坊在日前的股東大會上也承認,在北京、武漢、廣州、四川4個地區(qū)的總代理提出不再擔任該地區(qū)的經銷商總代理,導致水井坊被迫在這些區(qū)域展開扁平化直營模式。
有華南酒水商家對記者表示:“自去年行業(yè)下滑開始,很多本來做團購生意的門店支撐不下去關閉了,一些酒水店老板由于對行業(yè)不樂觀而轉行。”
不過這種酒水店撤離、轉行的情況也是市場重構的另一個表現(xiàn)。酒鬼酒副總經理郝剛接受記者采訪時就坦言,很多以前做團購的經銷商都死了,但對于真正專業(yè)做酒的經銷商反而更好,因為現(xiàn)在大多都拿酒現(xiàn)場結賬,不再打欠條,不用送東西、給回扣,“所以我們有一部分經銷商反而反映團購好做了。因為有關系的都死了,所以職業(yè)化做的都活了。”(糖酒快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