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業(yè)私人訂制在賀歲電影“私人訂制”后,被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,加上酒業(yè)處于深度調整期,業(yè)內有人甚至提出“私人定制”是酒企的救命稻草。一時之間,酒圈上下皆談定制,實踐者不在少數。平臺有酒葫蘆、酒龍倉等,酒企則不計其數。定制成名者寡,損兵折將者眾,喧囂過后酒業(yè)再度恢復平靜。歐陽深度參與靠上酒,認為定制酒的未來已然清晰:主體在于飲用、價格在于透明、內容在于參與、定制在于服務。
消費主體在于飲用,不在于收藏。在行業(yè)不景氣之時,瀘州老窖 “生命中的那壇酒”一枝獨秀,徹底催熟了封壇酒,又被人延伸為集私人定制、收藏甚至保價理財的產品。隨著政商務消費浪潮的退去,以收藏、升值為主打的白酒失去了競爭力,以日常飲用為主的白酒成為消費主流。定制更加適用于功能性聚會及宴請,定制的內容成為酒桌的開場主題,在酒被打開的瞬間,定制酒的使命便圓滿。這就要求定制酒,需要圍繞著價格回歸價值,需要簡約不簡單的包裝,將定制內容用低成本且高設計形式來巧妙表達,而非奢華的冷噴印甚至雕刻。
銷售價格在于透明,不在于模糊。在飲用屬性以外,定制酒具備天然的禮品屬性,在傳統(tǒng)酒企及經銷商眼中,喜歡讓其價格不透明化,美其名曰方便市場操作。其中不乏酒企,以多種瓶型、禮盒及酒體供消費者選擇,本以為是給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,以期實現持續(xù)性消費,事實是消費者并不買賬。禮尚往來的禮品一定是要有價格的,這樣才能有消費群體的自我區(qū)分,是否能贏得使用者滿意,更多的在于“新意”。價格透明,才更加符合互聯(lián)網的情懷,才能更容易持續(xù)消費,而不是多層加價后讓消費者迷糊買單。
設計內容在于參與,不在于平臺。營銷到人為止,是要與消費者建立更加親密的聯(lián)系,而不是讓消費者自娛自樂。從定制酒出現,國內很多企業(yè)一出手便謀求做平臺,憑借所謂的模板,讓消費者自己設計,進而留住消費者。在移動互聯(lián)時代下,應該是先有消費者,后有定制產品,先有產品,然后讓消費者選擇,違背了C2B的原則。做定制酒的核心在于抓用戶,通過與用戶溝通然后產生需求,而非依托冷冰冰的模板來提供私人訂制的服務。
定制需求在于服務,不在于溢價。酒業(yè)引入私人定制概念以后,酒企或經銷商把定制當成了銷售滯銷酒的神器,滯銷酒之所以滯銷,有著多方面的原因,不會簡單因為包裝的變化而暢銷。私人定制大興于互聯(lián)網時代,互聯(lián)網時代又盛行“免費”,核心是圍繞用戶,這就要求企業(yè)及產品需有著一定的迭代速度,品質不斷提升,價格必須始終如一甚至下降。在這種背景下,定制需求是免費的,僅僅是一種產品的延伸服務,而不能起到產品溢價的功能。
綜上所述,定制酒的出現,是酒企或酒商轉型互聯(lián)網難得的機會,但卻很難把握,一方面定制酒會沖擊到原有的產品及經銷體系,另一方面酒企并沒有儲備做定制酒的相應人才。定制酒的未來雖然已經清晰,但仍然有人看不清這種趨勢,在固有思維里越走越遠。
定制酒的操作比傳統(tǒng)產品要靈活許多,甚至一周一小變,一月一中變,三月一大變。傳統(tǒng)白酒是賣酒掙錢,定制酒是把酒變成錢。在定制酒清晰的趨勢中,希望酒業(yè)能有更多的創(chuàng)新。